学术动态
第三届“中国劳动经济学者论坛”年会举办“技术进步”分论坛
2018年8月11日下午,第三届“中国劳动经济学者论坛”年会“技术进步”分论坛在内蒙古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举行,分享讨论了以下3篇文章。
1.Automation Biased Technology and Employment Structures in China: 1990 to 2015 (研究者:葛鹏、孙文凯、赵忠)
研究认为,进入21世纪以来,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对劳动力市场的作用相比以往的技术进步更加明显。技术进步、人工智能的发展会导致部分人工被机器代替,造成失业以及劳动结构的改变。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的特殊存在,计算机信息技术发展迅速,由于前期劳动力成本低,出现了大量的远程提供服务,离岸业务发展迅速,这最终导致了劳动力成本迅速上升,技术代替人工的需求也异常迫切。文章通过借鉴国外文章对劳动力的分类方法,再通过教育程度和年龄对劳动力进行分类。利用城市的数据,包括人口普查数据和抽样数据,研究技术进步对四大劳动力人群的影响。研究发现,在过去的25年间,中国非就业人口数量是上升的,其背后可能的原因是因为对工作不满意等。常规认知的就业比例也是上升的。而非常规类的就业比例没有太大变化。这与美国常规类就业比例下降,非常规就业比例是上升有所不同。研究的最后分析了技术进步人工智能对中国劳动力市场结构的影响。
(中国人民大学 葛鹏)
2. 与科技赛跑:教育能否缓解人工智能的就业替代压力?(研究者:张沛康、林涵倩、岳昌君)
文章以人工智能的发展对就业的影响越来越巨大为前提,探究教育程度高的劳动力被人工智能代替的概率会不会比一般被代替的概率低这一问题。
研究者把中国现在的学历分为“985”、“211”和普通大学,然后又根据学业成就和职业技能等指标将数据带入到不同的行业和不同的岗位上得到了不同的替代率和特点。研究发现,高质量的教育有助于毕业生进入就业替代率低的行业,教育能提升毕业生的学业成就,学业成就中只有外语类证书有助于毕业生进入就业替代率低的行业,奖学金有助于普通本科毕业生进入就业替代率低的行业; 教育能提升毕业生的职业技能,但职业技能只有助于原“211”大学毕业生进入就业替代率低的行业;教育有助于人文社科和理工科毕业生进入就业替代率低的行业。
(北京大学 张沛康)
3. 工匠精神为低技能群体带来了什么?经验证据与政策启示(研究者:李晓曼、涂文嘉、曾湘泉)
2017年底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至此建设高素质的产业工人队伍,打造大国工匠和培育新时期的工匠精神成为国家经济转型与企业人才培养与的目标导向。在国家层面上,工匠精神是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的不竭动力;在企业层面上,工匠精神是应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获得长久竞争力的稳固基石,而这些价值都应该建立在个体层面匠人匠心具有独特回报的基础之上。战略层面强调的工匠精神缺乏微观证据的支撑,特别是作为具有经济价值的人力资本要素,工匠精神与教育水平和其他能力相比,其优势特点何在,在增加个人收入从而使企业国家获得竞争力的角度,工匠精神是否具有自己的独特价值?
研究认为工匠精神与劳动力市场表现体现在性别收入差距上,因此将工匠精神分为开放性和尽责性。研究结论主要包含三个方面:第一,工匠精神中的尽责性提高一个标准差,低技能群体的工资增长13.7%,显著高于其他传统人力资本变量的回报率(智商的回报率仅为6.8%),此外表征思维创造力的开放性维度对技术与管理岗的员工更具价值,能使其相对于普通员工而言,收入提升35.2%。工匠精神的收入效应有显著的性别异质性,女性群体中尽责性的回报率高达22%;在控制了工匠精神的内生性后,这种收入效应依然十分稳健,达10.4%,依然高于认知能力的回报率6.9%。第二,工匠精神中的尽责性显著增加低技能群体的就业稳定性,其每提升一个标准差,总样本中的毕业生每份工作的持续时间可以延长9.4%,即便使用就业转换的次数来衡量就业稳定性,这种效应依然稳健存在。第三,工匠精神能有效缩小男女性别收入差距,这种效应的作用机制既是因为尽责性是中低技能群体提升收入重要手段,而女性在尽责性上拥有更高的得分;又是因为女性在开放性和尽责性上拥有更高和更显著的回报率。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李晓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