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动态 » 正文

学术动态

学术动态

“时间利用与中国社会转型”春季工作坊顺利举行

作者:经济管理学院 | 发布日期:2019-05-05
 

2019426日上午,我院举行了时间利用与中国社会转型”春季工作坊。首先,内蒙古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杜凤莲教授致欢迎辞。随后,我院老师王文斌博士作时间利用数据主题报告,介绍2017年中国时间利用调查的过程、信度和效度。工作坊一共进行了“社会时间”、“学习时间”和“家庭时间”三个专题讨论,学院三十多位老师和学生参加了工作坊,各位专家学者都对自己的学术研究成果进行了精彩的分享与交流。

 

4944

                                             (杜凤莲教授)

 

【主题报告:时间利用数据的采集与使用】

我院王文斌博士介绍2017年中国时间利用调查的基本方法、样本分布等情况;其次,分析比较了2017年中国时间利用调查与2008年中国时间利用调查及其他国家时间利用调查的异同;最后,汇报了2017年中国时间利用调查的基本研究结果。与会专家学者对2017年中国时间利用调查数据的可靠性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对下一步开展基于时间利用调查数据的研究提出了宝贵建议。

 

52DB

(王文斌博士)

 

【专题一:社会时间;主持人:侯建昀副研究员】

1.社交媒体阅读与个体生活满意度(报告人:梁斌副教授,内蒙古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根据数据显示,中国2018年已有6.7亿人使用微信、微博等社交媒体,预计2023年会达到8亿人。已有研究主要集中在社会媒体的交流沟通功能。但实际上,社交媒体阅读不仅具有信息传递的作用而且具有信息获取的作用,而且影响个体的生活满意度。因此,即使社交媒体能够了解他人的信息,建议大家还是要从现实生活中去了解周围的人或者事。

 

57DE

(梁斌副教授)

 

2.休闲参与有助于个体工作绩效提高吗(报告人:王鹏飞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

报告以劳动生产率提高、闲暇时间增加为背景,选取湖北一家制造业上市公司中同一车间的员工作为研究对象,并以现场研究方法收集的数据为依据,分析休闲时间的配置对工作绩效的影响。分析发现,在替代效应和互补效应的综合作用机制下,休闲参与对工作绩效存在效率提高的“机会窗口”,而具体的“机会窗口”取决于闲暇时间和休闲活动性质。而且个体性格、家庭环境、性别、种族、发展阶段以及工作所属行业等因素存在差异,个体的日常休闲偏好选择具有明显的异质性差异。研究对企业如何适当安排工人的休闲时间,提高员工劳动生产率具有重要意义。

 

2C77

(王鹏飞博士)

 

3.压力型体制与中国基层官员时间分配(报告人:庞保庆博士,上海大学社会学院)

基于中国官员晋升的制度背景,报告人分析到底是中国地方政府的压力体制,还是锦标赛体制影响中国基层官员的时间分配。并从官员的行政级别、官员年龄、地方发展程度差异以及地方竞争激励程度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分析发现,相比锦标赛体制,压力型体制更有可能影响官员时间分配。

 

5957

(庞保庆博士)

 

4.人情世故的经济学分析(报告人:陈胜蓝教授及博士生李璟,内蒙古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中国是礼仪之邦,“礼”是孔子儒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至今,聚会不仅是中国人协调人际关系的一种方式,而且可能是生财的起点。大多数家庭在进行理财时并不会寻求专业的理财建议,而同伴的行为会影响个人在财务和其他领域的决策。基于此背景,分析了社交活动时间对家庭资产配置的影响。

 

4955

(博士生李璟)

 

【专题二:学习时间;主持人:侯建昀副研究员

1.城镇父母儿童照料时间对中小学生成绩的影响(报告人:博士生张胤钰,内蒙古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我国将人力资本投资视为国家的战略投资,家庭对人力资本投资的重视度越来越高。家庭会增加时间投入培养孩子的各项能力。基于2017年“中国时间利用调查”数据,研究了父母儿童照料时间是否会影响学生的成绩。研究发现,中国城镇父母的儿童照料时间存在“教育梯度”。儿童的学习阶段不同、父母的个人特征不同、父母的儿童照料时间呈现不同特点。总体而言,父母对孩子的照料会提高学习成绩。

 

45AC

(博士生张胤钰)

 

2.教育的代际传递:学生时间利用的角度(报告人:王军辉博士,西南财经大学经济管理研究院

学习时间投入与学习成绩密切相关。基于家庭经济能力理论、穷人文化理论以及指导能力理论,考察父母的受教育程度对孩子学习时间分配的影响。研究发现,父母的受教育程度不仅影响孩子的学习时间分配,而且影响孩子的娱乐时间分配;父母的教育程度会通过教育期望影响孩子的时间分配。最后,从性别差异、城乡差异以及父母的陪伴率等角度分析了父母的受教育程度对孩子时间分配的影响。

 

381B

                                              (王军辉博士)

 

3. Sleep, Health, and Study(报告人:邓卫广博士,湖南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

现有的关于同伴效应的文献大多集中在学术成绩、行为和不良习惯的传染等方面,较少研究不同睡眠状态下的同辈效应,以及睡眠的同伴效应对大学生健康和学业成绩的影响。作者利用201511月至20163月在湖南大学随机抽取班级进行调查的数据发现,睡眠的同伴效应对大学生的身体健康有积极的影响。具体而言,同伴效应使得大学生的晚上睡眠时间提前、起床时间提前,延长了睡眠时间,改善了大学生的身体健康状况,提高了学习成绩。

 

3F3A

(邓卫广博士)

 

【专题三:家庭时间;主持人:彭长桂教授】

1.中国式夫妻关系——基于时间利用的视角(报告人:赵国昌副教授,西南财经大学经济管理研究院

早期儒家思想认为夫妻(婚姻)关系是五论”关系之一。现代经济学认为,夫妻关系是一种经济社会制度安排,具体形式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在不断演变。基于时间利用视角,从夫妻共处与非共处时间的角度观察和分析中国的夫妻关系。研究发现,中国夫妻或家庭更多的是一个生产单位,除生理需求之外,经济活动和家庭生产占据了大部分时间。娱乐休闲又以看电视和休息为主,夫妻之间的互动性比较差,而且夫妻单独相处时得到的快乐低于夫妻二人与他人共处时得到的快乐。因此,中国婚姻关系的现状是经济功能甚于精神伴侣。

 

41EB

                                             (赵国昌副教授)

 

2.从“双重压力”到“回归家庭”——妇女时间配置变化(报告人:博士生赵云霞,内蒙古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家庭分工从传统模式的“男主外,女主内”,到新中国成立后的“双收入家庭”,妇女的社会角色也发生了变化。在此背景下,考察中国家庭内部已婚妇女时间利用情况的影响因素。并基于国家统计局2008年时间利用调查、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以及2017年中国时间利用调查的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不仅家庭总收入、妻子工资性收入、妻子受教育水平、孩子的性别及个数会增加妻子的无酬劳动时间分配,而且丈夫的工资性收入以及受教育水平也会增加妻子的无酬劳动时间分配。

 

5DA1

(博士生赵云霞)

 

3.中国父亲角色的重构与社会变迁(报告人:吴同副教授,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院

随着中国社会的变迁,现代育儿观念的不断传播,不少中国父亲已日渐领悟亲历孩子成长过程的必要性尤其是中产阶级的父亲。通过正式、非正式访谈收集了20多个城市中产阶级家庭的案例,深入探究了当下中国城市父职实践之新特点与现代意涵,并尝试就其社会层面的制度根源与可能的现实后果进行总结与讨论。

 

51E5

(吴同副教授)

 

4.宗族文化与家庭时间分配(报告人:徐慧博士,北京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已有研究显示,影响家庭时间分配的因素有男性工作、非劳动收入、经济不平等。而较少研究关注传统文化对家庭时间分配的影响。依据家谱来衡量宗族文化指标,分析了宗族文化对家庭时间分配的影响。分析发现,受传统宗族文化影响较深的地区,女性在无酬的家务劳动上分配时间可能会更多。

 

4B5E

(徐慧博士)

 

5.The Urbanization-Household Gender Inequality Nexus: Evidence from Time Allocation in China(报告人:刘娜副教授,湘潭大学商学院)

在中国不断推进城市化进程的背景下,作者研究家庭分工以及性别不平等是否会发生变化。研究发现城镇化会促进中国家庭性别平等,城市化-教育-收入的关系是改善家庭性别平等的关键。虽然农村还是遵从“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家庭时间利用模式,但是城镇的情况变化较大。例如,与无子女男性相比,城市父亲的无薪工作显著增加;农民工父亲明显增加了更多的照料工作,而农村父亲则没有。随着城市化进程,高等教育和家庭收入增长对缩小城市地区的性别不平等起到了积极作用。

 

60A5

(刘娜副教授)

 

6.家庭注意力结构的代际传递:来自时间利用的证据(报告人:研究生石靖,内蒙古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基于父辈的个人特征会影响代际传递的背景,考察父母注意力结构的代际传递。研究发现,时间利用和注意力对孩子都有显著正向的代际传递影响。母亲的照料和工作注意力会传承给孩子,尤其是直接的、面对面的交流和陪伴会使得代际传递性增强。母亲的照料注意力对男孩和女孩均会产生代际传递影响,而母亲和父亲的工作注意力都只会显著正向影响男孩的学习注意力,而对女孩几乎没有影响。而且时间利用对子女代际传递的影响在不同性别群体之间存在差异。母亲的兴趣爱好会影响女孩群体;而阅读会影响男孩群体。父亲的看电视行为会影响男孩。

 

559F

(研究生石靖)

 

最后,彭长桂教授作了题为“存在与时间:时间的现象学思考”的学术报告,指出不同学科对时间的看法不同,把时间当资源、数据、变量等。做研究要考虑好时间的定位,不能混淆使用。

 

7491

(彭长桂教授)

 

(报道:尹莹,内蒙古大学经济管理学院2017级应用经济学研究生;摄影:丁海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