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通知公告

学院新闻

上海交通大学陆铭教授在第三届中国劳动经济学者论坛年会上作主题演讲

作者: | 发布日期:2018-08-14
 

  

2018年8月11日,上海交通大学陆铭教授参加了我院承办的第三届“中国劳动经济学者论坛”年会,并应邀在大会上作了题为“城市最优人口规模:增长、宜居与和谐的权衡”的主题演讲。

    IMG_0881

演讲的开始,陆铭教授用空间均衡模型引出了城市发展三目标:增长、宜居和和谐之间的不可能三角难题,即三个目标无法同时实现,要想实现其中的两个目标,那么必然要放弃掉第三个目标。针对大城市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拥堵和污染问题,陆教授指出城市的人口规模并不是污染和交通拥堵的主要原因,城市的人口规模还可以进一步扩大。    

随后,陆铭教授指出,研究者在使用中国的数据研究中国问题时,要注意中国不是理论的自由市场经济,中国城市存在着严重的供给方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短缺,因为中国的规划一直是滞后于世界人口增长的,所以使用中国数据得到的最优城市规模实际上并不是最优的。如果先通过增加供给来最优化城市人口,是可以实现增长、宜居和和谐三者之间的均衡的。所以在研究中国问题时,研究者必须要先弄清楚所研究问题的制度背景和政策背景。之后,陆铭教授又指出了中国城市化发展过程存在的扭曲问题,造成扭曲的原因有三点:第一,城市建设用地的分配和规划并不科学,城市规划低于实际的城市人口数量,从而导致房价高涨;第二,户籍制度使得外来人口无法享受到当地人的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阻碍了劳动力的流动;第三,对于中西部地区的补贴虽可以暂时性的缩小地区间收入差距,但长期来看这样的补贴背离了地区产业发展的比较优势。陆教授认为,特(超)大城市的规模不经济问题可以从滞后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供给、严格的户籍制度及规划和管理问题三个角度做出解释,这三个因素的存在也制约着人口流动,因为大城市不仅仅需要高技能的人才流入,也需要低技能人才,技能水平不同的人可以实现互补,从而提高城市的竞争力。

演讲的最后,陆教授提出了一个问题——“歧视”是不是可以改变,“歧视”指的是本地人对外来人口的态度。陆教授使用田野实验检验了信息与态度的关系,发现在接受同样的信息(新闻)之后,外地人对外来人口态度变好,而本地人主要是本地出生的人,对外来人口态度变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