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动态 » 正文

学术动态

学术动态

第三届“中国劳动经济学者论坛”年会举办“医疗支出”分论坛

作者: | 发布日期:2018-08-20
 

 

811日,第三届“中国劳动经济学者论坛”年会在内蒙古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举行,下午举办了“医疗支出”分论坛,各位专家学者对自己的学术研究成果进行了精彩的分享与交流。

1.Medicare Buy-in, Medicare Delay Enrollment and Medicare Costs of Older Americans(研究者:邓媛元)

美国参议院民主党人提出的第55条法案允许老年保健医疗制的医疗保险购买,而个人购买状态和医疗保险登记决定影响到医疗保险的费用。考虑到注册处罚的存在、个人的劳动供给和他们的保险范围,根据医疗保险购买对个人医疗保险延迟登记决策影响和延迟登记与医疗保险购买对医疗费用的联合影响做出的实证分析表明买入与延迟注册和当前老年保健医疗制费用显著正相关;个人延迟购买的决定给老年保健医疗制度带来了巨大的储蓄。鉴于这些发现,得出结论:医疗保险购买制度改革和医保延迟登记处罚的改革影响医疗保险费用。

C:\Users\feil\AppData\Local\Temp\WeChat Files\760551758177845503.jpg

(新加坡管理大学邓媛元)

2. 医疗保险与农业劳动力供给——基于新农合的实证分析(研究者:周小菲、陈滔、藏文斌)

在医疗保险改革的过程中,需要评估其对社会经济生活等诸多方面的影响:大量文献证实医疗保险会对健康、储蓄、消费甚至投资行为等方面产生显著影响。本文以新农合为例,分析医疗保险是否促进农业劳动供给,并探讨新农合通过什么渠道影响劳动供给,由于在工资率(表现为劳动生产率)不变的情况下,劳动时间的提高会提高农民的劳动收入,从而得出医疗保险对劳动时间的影响。将职业为农民的个体界定为研究对象,而非以往将户籍作为筛选农业劳动力的依据,采用面板工具变量法和分位数差分法,通过数据和理论尝试解释医疗保险影响农业劳动供给的渠道。最终得出结论:新农合能够使参保者的平均农业劳动时间显著提高27.6%;随着劳动时间分位数的提高, 影响逐渐变小, 由在0.1分位数的24.9%逐渐下降到0.75分位数的13.2%,到0.9分位点的影响不显著;新农合可能通过提高参保者医疗服务利用的可及性,提高劳动供给时间。

C:\Users\feil\AppData\Local\Temp\WeChat Files\793429550576071069.jpg

(西南财经大学 周小菲)

3. 医院效率与城乡居民医疗服务利用差别——基于住院数据的实证分析(研究者:高秋明、王大地、朱恒鹏)

在医疗卫生领域,现有研究普遍显示城乡居民之间存在医疗服务利用的差别。有经济学文献指出,供方也能够影响医疗决策,并且其作用可能超过需方。我国的医疗体系具有以公立医院为主导的特殊特征,以公立医院改革为核心的医疗体制改革,也一直被视为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主要途径。

作者首次考察供方效率对城乡居民医疗服务利用差别的影响,使用住院患者数据,控制患者疾病种类,利用DEA方法估计医院效率,最终结论:供方效率降低了城乡居民医疗服务利用差别;提高了农村患者的医疗费用。

C:\Users\feil\AppData\Local\Temp\WeChat Files\760081132991633639.jpg

(中国政法大学高秋明)

4. 医生是否诱导了剖宫产?基于剖宫产发生时间的实证检验(研究者:赵绍阳)

剖宫产往往由于胎儿功能性缺氧、胎儿过大等胎儿因素,高龄孕妇、辅助生产的孕妇日益增多的孕妇因素,以及一些迷信的社会因素。在供给方面又由于医保支付高的经济激励和剖宫产可以降低医疗纠纷的风险以及医生对闲暇的偏好或不加班的正常工作时间的偏好的非经济激励。检验结果表明平时的剖宫产率要显著高于周末,节假日之前的剖宫产率也要显著高于节假日期间。这与医生出于闲暇的偏好,诱导患者进行过度的剖宫产的理论预测是基本一致的。这也从医疗服务的供给层面对我国较高的剖宫产率提供了一个解释:我国医疗资源的供给不足,不断增长的需求与有限的医疗资源之间的矛盾助推了剖宫产率快速上涨。相比发达国家,我国医疗市场的供求结构矛盾更加突出,优质医疗资源极度缺乏,导致医生的工作压力更大,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科医生通过剖宫产来节省时间成本的动机会更大。

C:\Users\feil\AppData\Local\Temp\WeChat Files\566419430017144855.jpg

(四川大学 赵绍阳)